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无障碍版
  • 手机版
  • |
  • 微信官方微信
  • |
您的位置:首页 >药都资讯>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打造新物种企业的优良栖息地——沈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经验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05 20:04:16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沈阳高新区积极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区内目前共有 450 家雏鹰企业、33家瞪羚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另有1104家高新技术企业,1585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堪称新物种企业的优良栖息地。

沈阳高新区一是广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培训调研、宣传引导、定向培育等挖潜工作,组织7 批次评价审查工作,新增433 家、总数达到1585 家,是2017年首年培育的6.6倍,全市第一。二是组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引导科技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提升成果转化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培育举措,组织4批次推荐认定工作,净增318家、总数达到1104家,是全市唯一完成考核目标的城区。三是推荐备案雏鹰企业。按照创新能力、科技奖励、大赛奖项等认定条件,组织申报2批次215家(次),新增101 家,累计达到 450 家,占全市 42.4%。四是定向选育瞪羚独角兽企业。从近900家科技企业筛选营收复合增长、创新能力、科技融资等高成长性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及定向选育,组织申报2批次瞪羚企业105家、潜在独角兽1家,获批11家,累计达到34家。五是组建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8家,占全省14%;组建省科中小联盟19家、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9家。依托创新联盟,获批省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7项。六是开展19家瞪羚独角兽、348家雏鹰企业、786家高新技术企业、11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季报、自查评估、数据汇总等工作,遴选推荐30家企业获批2020年度沈阳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称号。

沈阳高新区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在全省高新区率先出台《沈阳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及支持措施实施细则(试行)》文件,制定了7方面备案条件,明确了组织申报、备案评审及分档支持等流程,为招引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政策依据。二是梳理现有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的依托单位、领域类型、批建年度等情况,深入了解创新平台发展现状,按照国家、省市意见开展创新平台的合并撤销及新培育认定指导工作。集聚各类创新平台299家,其中,重点实验室86家(新增10家,省级8家、市级2家);技术创新中心98家(新增市级5家。预计新增省级7家);国家研究中心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家;新型研发机构 37 家(新增市级 8家。预计新增省级7家);企业技术中心72家。

沈阳高新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一是签约组建沈阳高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选聘技术、融资、市场等16名行业领域专家,按照“深入走访+需求挖掘+跟踪服务+公益支撑”路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支持。二是举办中科院驻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对接会、辽宁揭榜挂帅科治会等精准成果对接及项目路演29场次,发布科技成果评估作价暨新技术84项,累计开展成果对接234项。三是与自动化所、金属所长效对接,梳理两所上千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向驻区企业、成果平台、招商项目不断输送。积极走访区内高校院所,号召落实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与沈阳建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是新增省级技术转移机构3家、市级5家,占全省 50%、全市 83%。全区登记技术合同登记超1600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90 亿元。驻区企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进步奖5项。

沈阳高新区推动创新创业提质升级。一是全区双创载体数量和解化场地面积实现双增长,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新增载体10家、总数达到75家,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 23 家、众创空间52 家,其中专业化载体7家、国家级载体 21 家。各类载体孵化面积扩大至220万平米,入孵企业(团队)数量达到4439八家。二是精准指导双创载体提档升级。组织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载体3家。组织开展省级双创载体绩效考核评价,获得孵化器A类评价5家、众创空间A类评价27家,占全市三分之一。推动区级载体建设,与沈阳建筑大学共建政产学研双创孵化基地“沈阳建筑大学。寓建创孵工场”。三是开展3批次入孵评审工作,组织招商部门储备初创企业104家,通过专家评审并选址签约入驻81家。对入孵政策执行期满的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已组织专家评审24家。四是组织区内各级各类双创载体、产业园区举办全国双创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双创赛事及“F5失控大创赛”、“青青汇”等区创新创业品牌活动497 场次,开展“盛菁汇”常态化路演活动,筛选辅导40个项目参加市级路演,占全市40%。五是组织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各级赛事,通过项目征集、路演培训、活动对接等工作,遴选推荐72 个项目参赛,同比增长95%,占全市34%、全省 13%;32个项目晋级省赛行业赛,占全市43%、全省17%;7家企业入围国赛,占全市54%、全省22%,1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参赛项目数量、质量均居全市第一。在沈阳市赛中,8个项目入围复赛,占全市44%;最终4个项目在决赛中获奖,占全市50%。泰科易获市赛一等奖,高新区科发办获“优秀组织奖”。六是组织申报省级“带土移植”项目 12项,其中“带土移植技术攻关类”8项、“带土移植创办企业类”4 项。组织申报 2021年度沈阳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项25项,占全市44%;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计划49项,占全市26%;技术经纪人资助9名,占全市60%。

下一步,该区将围绕“创新浑南”、“高新浑南”、“硕果浑南”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计划到2022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家,雏鹰企业超过600家,瞪羚独角兽企业超过100家,科技成果转化超过2000项,科技创新平台超过310家,科技型企业增长率超过60%、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成果超过2000项、本地转化超过800项,本地转化率提超过50%。高新区晋位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综合排名进入前25名,三年迈进前10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