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无障碍版
  • 手机版
  • |
  • 微信官方微信
  • |
您的位置:首页 >药都资讯>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本溪日报】用“以变驭变”的思路打通转型跃升出路——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故事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8 13:47:25 浏览次数:


在千帆竞技、百舸争流的医药制造行业,一家发展势头正为强劲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敢于去打破常规,尝试大刀阔斧式的华丽转型,归根结底,是因为站在背后的,是一个气度豪迈且有远见卓识的掌舵者。

透过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总经理石文元便是如此。他1992年创立大石药业,做起中药材原料、提取物以及中药半成品等出口,2002年与德国合资以后,大石药业也彰显出传统中药文化结合先进医药科技的优势,持续领跑同行。

到了2008年,事业蒸蒸日上的石文元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新的布局谋划,他拿着积累下来的资金,准备在国内选址,投资建设一个风格现代化并且具有国内最高标准中药饮片加工能力的厂区。巧合的是,就在他于沈阳新民地区买下一块建设用地不久,便得知了本溪高新区正在为建设“中国药都”进行招商引资的消息。睿智的石文元深知,倘若能够到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各项政策利好的高新区安家落户,这对于大石药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机会千载难逢,石文元当即退掉了已经购置到手的土地,他火速赶往本溪,仅用了1天选址,大石药业便在高新区“秒签”下一块建设用地——春安街10号。

根植于本溪这方沃土,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先后通过了多个国际质量认证,并建立出其独有的“种植有机化、生产国际化、检验数字化、产品生活化”的全产业链四化体系。随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档升级,一个想法也一直萦绕在石文元的脑海里:这样好的中药材,一定要让国人也使用到。正基于此,有着二十年出口经验的辽宁大石药业按照石文元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次大幅度转型:由出口转战内销,全力开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然而,转型之路没有坦途,石文元先是带领团队试水了国内的大众健康市场,探索阶段,他们碰过的壁、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困难不知有多少。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以后,决定对产品进行转型、深耕母婴市场的目标愈发地清晰起来。2016年,专注于母婴健康的国产品牌——初喜,在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顺利诞生。又经过了几年的产品改良,石文元也在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品质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力争让企业的发展再登一级台阶——在目前国内药食同源产品标准尚处空白的情况下,与沈阳药科大学合作制定药食同源产品标准,致力打造母婴市场的药食同源第一品牌。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石文元的心声,更是全体大石药业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企业几经转型谋求长线发展 靠的是掌舵者的“求变”思维在指引通关

按照时间来算,今年,刚好是大石药业创立的第三十年。三十年间,企业经历的每一次改变,既是突破与重塑,同时也使得转型过后的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万千。

回首企业成立至今的几次华丽转型,身为掌舵者的石文元感慨良深:“市场竞争很激烈也很残酷,企业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做到‘以变应变’,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去调整自身,这便是适者生存。以大石药业举例,到本溪建厂之前,我们一直做的是出口业务,在我看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让好的中药材走向国际,让外国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后来,选择反向做起国内销售,不仅仅是因为企业想要顺应市场的发展稳中求变、实现国内外业务的两条腿走路,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我们想把具有国际标准的中药材,让国人也使用到。”

从出口转战内销,让辽宁大石药业面临了企业发展以来的第一个严峻考验。当时,国内业务一切从零起步,新产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足市场进而谋求长线发展,不仅要求企业要有十分精准的目标,而且还要拿出实干家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攻坚克难。起初,大石药业将目光聚焦在大众健康市场,他们以中医药膳食、茶饮、保健汤方作为切入点,一步步试水,一点点探路,通过反复与市场对话,由此也得到了市场给出的答案:不妨在大众群体当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某一类人群作为受众目标。

很快,石文元又带领着企业进行了第二次转型:以药食同源为根本,大力开拓国内母婴食品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大石药业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可以准确地迈好每一个关键之步,要得益于石文元的“以自身变化来应对市场变化”的思维在指引通关。按照员工们的话讲就是:“只要客户说出需求、提出意见,石总就会尽力地做出他们想要的产品。”这一次,石文元的目标相当明确——要从中国孩子的成长需求入手搞研发;要用制药的标准生产母婴食品;要按照满足出口标准的生产工艺及后期检测,打造出一个品质过硬并且能够带动企业长远发展的“药食同源”第一品牌。

有了目标作为导向,企业员工在执行方面也始终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市场调研到数据分析,从配方研发、小试、中试,再到投入生产,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企业严谨求实、力争卓越的做事态度。

来自市场的高评分,无疑是对辽宁大石药业一路拼搏奋进的最好的肯定,大石药业人在分享这份喜悦的同时,也不忘感激本溪市高新区政府对于企业扎根发展以来提供的扶持与帮助。石文元感慨地说:“每当我们遇到困难,高新区就会第一时间出面解决,这也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经营,积极地为地方经济稳增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产品增类提质并领跑同行 靠的是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探索+实干”作支撑

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的那些日子里,辽宁大石药业人也十分默契地达成一个共识,那便是“做母婴食品,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根据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对产品进行更加精细的改良与优化”。

疫情之前,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特地在办公楼的进门区域设置了一个试饮台,目的是方便员工或来访者们试饮由本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小样,进而对产品的优化提出建议。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博新说:“消费者的诉求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只有瞄着已经明确的目标不断前进,才能把产品做到客户满意。为此,我们的销售人员会不定期地深入市场做调研,再把客户需求反馈给研发部门做参考,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密配合,也促使着公司的产品不断增加种类、提升品质。”

不仅如此,以制药的标准生产母婴健康食品一直是大石药业人的执着。在拥有美国有机认证、国际食品HACCP认证等9个国际认证的大石药业,严格的原料选取、检测、生产,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点。据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建立了1.2万公顷的有机基地,主要为生产秋梨膏提供优质的大青梨。当梨子成熟运送到厂里以后,还要进行266项农残等检测,才能把符合标准的原料转入生产。”

在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所有进入者必须在着装符合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到风淋室完成吹淋除尘并进行消毒等。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参观了整个车间,看到了该公司专门为儿童推出的主营产品秋梨膏和金麦山楂膏从提取、灭菌,到分装和包装的生产过程。在提取工序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指着眼前的一个“大家伙”告诉记者:“这是公司的新设备——篮式提取罐,它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地提取到原料当中的有效成分,不仅效率提高很多,而且节能性更好。”移步下一道工序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继续向记者介绍着:“在浓缩罐里,注入的是提取出来的原料上清液,经过85℃低温减压的浓缩工艺后,成品便通过一道道药品级的管路进入分装工序直接灌装入袋。可以说,整个过程全部依靠管路传输,无论是原料提取液还是成品,均与外界毫无接触。”

以中医文化为指导理念、以科技制定质量标准的做法,为辽宁大石药业赢得了雪片般的市场订单。对此,副总经理张博新自豪地说道:“秋梨膏和金麦山楂膏刚刚面市时,我们主要通过展会或者在企业黄页寻找客户,后来,依托产品口碑以及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我们在打通新的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开展了多项新的业务。比如,利用线下母婴门店做代销;与知名微商品牌合作,为其实施代工服务;比如,在开启传统电商销售渠道的同时,激活了米类食品的加工,为公司再添新产品;还比如,站在短视频直播带货的风口,利用网络流量进一步拉动创收。”

硬核的产品研发、严格的加工生产,再加上灵活求变的营销思路,这些都是助力辽宁大石药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过关斩将的重要因素。但令大石药业人更加期待的是,今年9月,他们将对外公布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为秋梨膏及山楂膏制定出的产品标准。这是辽宁大石药业充分发挥行业领跑者的重要作用的直接体现,同时也实现了它对社会的价值承诺。


企业能够始终蓬勃向上地进行创新发展 靠的是人才发展战略为之提供不竭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辽宁大石药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才梯队的建设。他们坚信,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并且重视人才的作用,才能进一步地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在人才聘用方面,辽宁大石药业秉承着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等原则,采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策略,从而让更多有潜质的人能够更好地在企业搭建的平台上施展才华。当然,这也使得企业在逐步的深化探索当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考核与激励性机制: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个人特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成长计划”;充分发挥老带新及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着力提升员工的生产技术;通过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大石药业还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竞争机制,以月、季度、年为单位,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估考核;每隔一段时间还会举办技能大赛,在树立优秀典型的同时,让员工能够在技术比武当中寻差距、找不足、促提升,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辽宁大石药业也经常性地举办节日联谊、团建等活动,在丰富员工的学习生活的同时,增强其归属感与幸福感。

还有,大石药业特别注重对于本溪籍人才的引进。提及这样做的初衷,总经理石文元表示:“自从大石药业扎根本溪,高新区政府的优质服务、当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付出,点点滴滴,让来自外乡的我早已经融入并且爱上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因此,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壮大企业来吸引更多的在外打拼的本溪籍人才回流,以吸引鸿雁归巢、集聚人才力量为目的,为建设活力本溪贡献出一份力量。”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这句出自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被张贴在辽宁大石药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的最醒目的位置。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大石药业力争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在踏踏实实地走好发展之路上的每一步的同时,也力争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当中寻求着更大的突破与跨越。

本报记者 武佳琪

详见《本溪日报》5月18日七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