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本溪高新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大学”两条主线,充分发挥支撑引领、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科技服务工作,推动高新区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坚持服务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一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积极走访企业、实地调研、“一对一”辅导,举办高企申报流程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政策解读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辅导培训会,提高企业业务能力和申报意愿。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2户,推荐申报高企15户(其中复审14户,新申报1户)、雏鹰企业3户、瞪羚企业2户(其中复审1户,新申报1户)。二是构建创新评价体系。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为第三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现已完成指标体系和管理平台开发、企业入库、国家层面指标数据报送、企业积分排名等阶段性工作。三是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辽宁本溪中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辽宁本溪齿科生物材料中试基地等2家“中试基地”获得省级评审认定。推荐申报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户(辽宁万嘉、大熊制药、沈阳尚贤),储备技术创新中心1户(寨香)。坚持服务大学,发挥高校科技引领作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坚持服务人才、留住人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223个,实际吸纳毕业生就业204人,其中应届毕业生83人。在沈阳药科大学设立“药都奖学金”,按照每年50万元、连续3年的规模,推动药科大学优秀毕业生在区内就业。二是提高创新协同能力。成立服务沈阳药科大学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制定《关于推动组建高新区主导产业创新联盟的实施方案》,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联合,沈阳药科大学与辽宁大熊制药新建实践教育基地、与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化学1类新药盐酸川丁特罗项目合作协议;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获批2023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环境。深化药物研发生产服务平台、中国药都(本溪)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辽宁上药北方药业化药中试平台等6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日常的经营维护,及时更新、补充各类科技资源信息,服务高校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