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要闻】本溪高新区“谋、抓、服、育、优”五举措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能
高新区全面落实省、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求,以市“六个年”专项行动为载体,聚焦“谋项目、抓开工、强服务、重培育、优布局”五项举措,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能,各项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奋力取得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胜利。
一、谋项目、争政策、抢资金、见成效,全力以赴包项目争资金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企业转”的原则不动摇,围绕园区发展所需、企业发展所盼,紧扣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资金导向,对全区投资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和谋划包装,从立项审批,政策解读,项目入库指导,协调保障等环节入手,全力以赴抢资金,争政策,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扶持。
全年共计划包装政府类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24.6亿元。围绕2023年省区域协调发展专项和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共指导12户企业、16个项目进行申报,组织9户企业申报2023年全面开放资金。今年以来,争取到位专项债资金8600万元,中央和省专项资金5253万元。
二、抓项目、抢建设、促开工、优服务,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挖投资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绿色原料药产业园、辽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天安生物红球生物全智能生产基地、成大人用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要求,强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未来生物固体饮料生产线、晟麦植物油料精深加工等10个产业类项目实现投产运营。
三、真服务、出实招、建机制、上台阶,做好企业服务“管家”
深入开展“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党工委工作部署,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工作,推进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结合管委会班子成员各自分管领域,对包扶领导和服务秘书进行优化,制定了《高新区服务企业实施细则》,实现企业诉求“发现-汇总-交办-解决-反馈”闭环管理,规范服务台账,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企业问题办理工作机制,建立企业投诉责任追究制度。
全年双促双进共计走访企业300余次,推动解决企业问题60余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敢创新、建专班、合力推、见成果,打造精准施策“金招牌”
坚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全力发展生物药、化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功能食品保健品、医药配套服务等产业。
2023年高新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全年实现产值70.8亿元。为助推产业布局优化,拓宽产业链,进一步提高绿色工艺生产的原料药比重,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新区成立绿色原料药产业园工作专班,专项推进谋划建设工作。
2023年9月18日,本溪高新区绿色原料药产业园在发改、工信、应急、住建、财政、环保、交通、国土、消防等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通过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审议,标志着高新区绿色原料药产业园全面进入筹备建设阶段。
为加快推动中国药都绿色原料药产业发展,举办了中国药都绿色原料药发展大会,会上与中化学、上药集团北方制药等10个企业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30.5亿元,为省内乃至全国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产业资源向高新区导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贴心做精培育、真心帮助成长,推动企业增强内生发展动能
高新区不断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把支持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并逐步建立起了“清单管理、梯度培育、政策扶持、精准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全流程培育模式。
2023年高新区新增7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达到24家,占全市总数的54.5%,新增及存量企业数量均列全市第一位。同时工具厂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晟麦获批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壮苗获批省级“绿色工厂”认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