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溪高新区2016年财政 决算(草案)的汇报
尊敬的主任、各位代表、各位领导:
我代表高新区财政局,向各位领导报告高新区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高新区财政决算
2016年,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会议通过的有关决议,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增收节支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力筹措资金保障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健康平稳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431万元,增长18.6%,为预算的110.8%。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44,794万元,增长2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92.4%,为预算的117.9%。五大主体税种收入为30,797万元,增长29.4%,为预算的120%。其中:增值税17,005万元,增长116.3%,为预算的200.1%;营业税5,215万元,下降39%,为预算的58.7%;企业所得税4,275万元,下降7%,为预算的81%;个人所得税2,134万元,增长156%,为预算的239.8%;房产税2,168万元,增长11%,为预算的103.2%。
非税收入完成3,637万元,下降35.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6%,为预算的63.7%。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773万元,下降22%,为预算的121%。主要支出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1,475万元,下降13.7%,为预算的80.8%,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药都幼儿园购房一次性支出22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751万元,下降58.1%,为预算的94.3%,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上级科技专项6,42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3万元,增长26.1%,为预算的15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1万元,下降15.1%,为预算的152.2%,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上级专项48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97万元,下降14.2%,为预算的89.2%,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一次性支出409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530万元,下降8.1%,为预算的196.7%,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农业部门一次性支出167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3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等,收入总计为86,786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77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等,支出总计为86,786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2,832万元,增长3,041%,为预算的1,24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805万元,增长2,670.5%,为预算的1,245%。
政府性基金收入52,832万元,加上补助收入等,收入总计为211,08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2,805万元,加上上解支出等,支出总计为211,082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三)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16年末,我区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94.07亿元,其中,系统内债务86.07亿元;系统外债务8亿元。系统内债务累计置换50.28亿元,未置换债务43.7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6.07亿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全区 “三公”经费592万元,下降14.6%,为预算的96.2%,已向社会公开。其中:因公出国(境)费3万元,下降93.1%,为预算的30%;公务用车运行费450万元,下降20.3%,为预算的98.9%;公务接待费138万元,增长62.3%,为预算的92%,公务接待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加快高新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而形成的招商接待费。
(五)政府采购及投资评审情况
全区完成政府采购额979.8万元,节约率18%;审核财政资金工程项目招投标拦标价、施工预算和工程结算123个,完成报审额5.97亿元,审减额1.46亿元,审减率24.5%。
二、2016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收入结构日趋合理
2016年税收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86.1%提高到92.4%,五大主体税种增速由2015年的14%提高到29.4%,这些数据体现收入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收入结构相对优化,也体现出高新区经济发展后劲较足。
(二)药企业税收稳步增长
药业企业实现全口径收入4.5亿元,增长32.3%,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33%。我区纳税超亿元药业企业1户,超5,000万元1户,超1,000万元8户,现已经成为拉动经济上行的重要支撑点。
(三)“营改增”为收入增长提供新契机
“营改增”政策改革对高新区财政收入增长影响较大,扭转了高新区收入走势。一是通过“营改增”清欠以前年度欠缴营业税,拉动税收收入4,400万元,垫定了收入增长的基础。二是“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分成比例调整,地方收入增加。
(四)财政支出总体运行平稳
围绕高新区中心工作按预算安排相应的支出项目,重点支出、民生事业均得到有效保障。全区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服务和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合计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
(五)多渠道筹资降低债务成本
筹集资金提前偿还高成本债务2.1亿元;成功置换债券18亿元,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款压力,节约债务利息千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2016年高新区财政部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不利影响,悉心研究理财之道,锐意保障“三保”支出,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但财政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药业企业税收虽然增长较快,但收入基数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二是由于车改、养老保险缺口等支出加大,财政资金民生保障兜底还不牢固。三是虽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存在发生政府债务风险事件或财政重组的可能。四是随着招商项目的落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不断增加,财政除安排“三保”支出、置换债券利息外,已无财力安排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五是债务压力巨大,市城投、土储中心划转46亿债务,年利息1.4亿元,财政无能力支付。
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财政工作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涵养财源,扎实推进财源建设,缓解收支矛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加强收入管理,深挖收入潜力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严格实行依法征收,增强税收征管的严肃性。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三是抓住各种机遇,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充财力不足。四是建立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调整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
一是狠抓支出整合压缩,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 “三公”经费、“公务卡”等管理,节约资金用于保民生需要。三是用好、用活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三)强化财政监督,保障资金安全
一是完善权责管理制度,努力形成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二是深入推进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狠抓制度执行,有效防控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三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专项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
(四)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测算财政承担债务水平,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加强债务风险控制,逐步化解政府债务。
当前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认真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017年5月19日
我代表高新区财政局,向各位领导报告高新区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高新区财政决算
2016年,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会议通过的有关决议,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增收节支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力筹措资金保障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健康平稳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431万元,增长18.6%,为预算的110.8%。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44,794万元,增长2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92.4%,为预算的117.9%。五大主体税种收入为30,797万元,增长29.4%,为预算的120%。其中:增值税17,005万元,增长116.3%,为预算的200.1%;营业税5,215万元,下降39%,为预算的58.7%;企业所得税4,275万元,下降7%,为预算的81%;个人所得税2,134万元,增长156%,为预算的239.8%;房产税2,168万元,增长11%,为预算的103.2%。
非税收入完成3,637万元,下降35.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6%,为预算的63.7%。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773万元,下降22%,为预算的121%。主要支出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1,475万元,下降13.7%,为预算的80.8%,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药都幼儿园购房一次性支出22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751万元,下降58.1%,为预算的94.3%,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上级科技专项6,42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3万元,增长26.1%,为预算的15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1万元,下降15.1%,为预算的152.2%,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上级专项48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97万元,下降14.2%,为预算的89.2%,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一次性支出409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530万元,下降8.1%,为预算的196.7%,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农业部门一次性支出167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3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等,收入总计为86,786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77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等,支出总计为86,786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2,832万元,增长3,041%,为预算的1,24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805万元,增长2,670.5%,为预算的1,245%。
政府性基金收入52,832万元,加上补助收入等,收入总计为211,08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2,805万元,加上上解支出等,支出总计为211,082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三)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16年末,我区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94.07亿元,其中,系统内债务86.07亿元;系统外债务8亿元。系统内债务累计置换50.28亿元,未置换债务43.7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6.07亿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全区 “三公”经费592万元,下降14.6%,为预算的96.2%,已向社会公开。其中:因公出国(境)费3万元,下降93.1%,为预算的30%;公务用车运行费450万元,下降20.3%,为预算的98.9%;公务接待费138万元,增长62.3%,为预算的92%,公务接待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加快高新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而形成的招商接待费。
(五)政府采购及投资评审情况
全区完成政府采购额979.8万元,节约率18%;审核财政资金工程项目招投标拦标价、施工预算和工程结算123个,完成报审额5.97亿元,审减额1.46亿元,审减率24.5%。
二、2016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收入结构日趋合理
2016年税收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86.1%提高到92.4%,五大主体税种增速由2015年的14%提高到29.4%,这些数据体现收入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收入结构相对优化,也体现出高新区经济发展后劲较足。
(二)药企业税收稳步增长
药业企业实现全口径收入4.5亿元,增长32.3%,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33%。我区纳税超亿元药业企业1户,超5,000万元1户,超1,000万元8户,现已经成为拉动经济上行的重要支撑点。
(三)“营改增”为收入增长提供新契机
“营改增”政策改革对高新区财政收入增长影响较大,扭转了高新区收入走势。一是通过“营改增”清欠以前年度欠缴营业税,拉动税收收入4,400万元,垫定了收入增长的基础。二是“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分成比例调整,地方收入增加。
(四)财政支出总体运行平稳
围绕高新区中心工作按预算安排相应的支出项目,重点支出、民生事业均得到有效保障。全区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服务和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合计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
(五)多渠道筹资降低债务成本
筹集资金提前偿还高成本债务2.1亿元;成功置换债券18亿元,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款压力,节约债务利息千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2016年高新区财政部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不利影响,悉心研究理财之道,锐意保障“三保”支出,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但财政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药业企业税收虽然增长较快,但收入基数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二是由于车改、养老保险缺口等支出加大,财政资金民生保障兜底还不牢固。三是虽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存在发生政府债务风险事件或财政重组的可能。四是随着招商项目的落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不断增加,财政除安排“三保”支出、置换债券利息外,已无财力安排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五是债务压力巨大,市城投、土储中心划转46亿债务,年利息1.4亿元,财政无能力支付。
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财政工作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涵养财源,扎实推进财源建设,缓解收支矛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加强收入管理,深挖收入潜力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严格实行依法征收,增强税收征管的严肃性。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三是抓住各种机遇,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充财力不足。四是建立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调整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
一是狠抓支出整合压缩,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 “三公”经费、“公务卡”等管理,节约资金用于保民生需要。三是用好、用活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三)强化财政监督,保障资金安全
一是完善权责管理制度,努力形成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二是深入推进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狠抓制度执行,有效防控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三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专项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
(四)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测算财政承担债务水平,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加强债务风险控制,逐步化解政府债务。
当前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认真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017年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